close
一切都變異,都通達無常變異、簡易,是過鏡由存。從發生中知道要如何看待生命,生命的功課是找到生命的寶藏;此寶是在自己心中,如何讓你的意識清醒、清淨來到返璞歸真。過境是免疫的,以己之心去渡人之心,似是而非,你如何自信清明的看世界,內涵的清明觀照來的,平衡、細膩觀察看到眉角(要領)。
無智亦無得,有無,亦有亦無,非有非無,非非有非非無。是用遮詮法來破除有限的,存在本是無限的。中國語言文字,心靈層次於體用方面,同樣的一句話,所表達出來的言意,有可能大不相同。無智亦無得,於此之無是:亦有亦無,亦是非有非無;有心俱是實,無心俱是幻;(實有、實存層)。有心俱是幻,無心俱是實(作用層)。如無心行善之善行是作用層。我們的意識是非常有限的;講存在本體,不思議境。
我們不能用語言文字去猜,而是要去體悟,用語言的方式,去跟存在會通,心同太虛(無限存在),心與整個存在合而為一,回歸本體、與本體合而為一,探討存在根源。無與本體有關,若無後面接名詞是本體,無後面接動詞是講功夫層。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心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。
全站熱搜